close
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本報特約

這是一個“移動互聯”的時代,每個人的生活都被智慧移動終端包圍著,它幾乎延伸成人們身體的一個器官。 這兩年,移動帶來了一個新的現實世界。 “要麼擁抱移動化,要麼回家‘靜靜’(Go mobile or gohome),”這是那個知名的經濟學人集團旗下的經濟學人企業高管組織(Economist Corporate Network),在研究了中國數位化進度後做出的評價。 這是一個“移動互聯”的時代,每個人的生活都被智慧移動終端包圍著,它幾乎延伸成人們身體的一個器官。Google發佈的消費者網路行為報告顯示,移動設備成為亞洲消費者的主要應用平臺,在全球智慧手機使用率最高的10個市場中亞洲佔據了5席,其中,中國(大陸地區)的比例達74%,遠高於美國的57%。 這對於市場行銷者來說影響深遠,他們可以借此瞭解消費者行為的變化,利用定位服務,最終調整行銷資訊的內容和模式。行銷預算正在轉移,eMarketer報告稱,中國移動廣告市場2014年增長6倍至64億美元,占全球移動廣告總花費的16%。 2015年業已過半,移動領域動作頻頻,從今年呈現的精彩移動行銷案例中,我們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未來移動行銷發展的方向。 原生廣告取代Banner,成為主流廣告展示方式 作為網路廣告的初期形式——Banner廣告(橫幅廣告,或者旗幟廣告),可能是人們曾經最熟悉的網路廣告形式。在移動廣告剛剛發芽時,Banner是行銷界對移動廣告最初的想像,並且直接移植在手機上。正因為如此,手機螢幕小被認為是一種缺陷,移動廣告一度曾被行銷者質疑。但原生廣告(Native advertising)的出現,讓人們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性。 這個誕生於2012年的概念,指的是專門為廣告客戶製作的文章或視頻等內容,與傳統廣告相比,它更像是內容本身。而且,在廣告時間之外,依然可以被搜索到。 今年夏天,某知名汽車品牌為推廣旗下SUV全系體驗活動,在騰訊新聞用戶端的汽車頁投放資訊流大圖廣告,與一般廣告形式相比,資訊流廣告的平均點擊提升了10倍以上。 顯而易見,相比傳統廣告,原生廣告的形式靈活,內容相關性高,易於被接受。對於廣告,消費者可能視而不見;但對於可以隨時隨地流覽的相關內容,它的出現總是在人們的意願中。 大數據,它好像更管用了 大資料可以帶來廣告的精准投放,這是互聯網廣告優於傳統廣告最大的賣點。雖然在PC時代,品牌可以基於用戶的搜索向他們投放相關產品的廣告,但電腦那端坐著的用戶到底是什麼樣的,品牌可能並不真正清楚。 而到了移動終端上,使用者的模樣似乎更清晰了一些。 不同App的用戶畫像擁有顯著地差別。例如,對於新聞類APP來說,成熟移動線民對資訊獲取需求強烈;在視頻APP上,可以看到高學歷用戶更喜歡英劇、美劇;在社交類APP上,年輕用戶更熱衷分享。除了通過內容可以區分不同的使用者群,借由移動終端也能實現使用者定向。以大螢幕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例,大屏設備的使用者學歷更高,在發達地區人群占比更高,成熟人群占比更多。 對口腔護理品牌Oral B來說,它的目標消費者是關注口腔衛生、注重生活品質、關注智慧科技和互聯網的時尚群體,如何把這些感性的描述轉化成理性的分類、以找到合適的用戶?通過分析騰訊平臺整體使用者的人口屬性、上網環境、生活狀態、興趣和媒體偏好,找到了與品牌基礎屬性和興趣標籤相符的用戶,優化OralB廣告在騰訊各個平臺上的投放組合,並根據相似的廣告興趣和場景,增強廣告內容的相關性。最後,67.1%的用戶產生了購買興趣,品牌認知度提升2倍,參與度提升了3倍。 基於騰訊大平臺所承載的海量用戶資源基礎,能夠通過大資料採擷與分析技術為品牌帶來更為客觀、精准的用戶洞察,幫助廣告主打造從用戶角度出發的創新廣告玩法,向正確的目標使用者推送他們喜歡看的廣告內容來觸動使用者,最終達到“品效合一”的目的。 O2O進一步深化,以移動為中心的整合行銷會越來越多 也許你曾聽過蘋果的iBeacon技術,在一個有限區域內,通過小型無線感測器和低功耗藍牙技術,向使用者的移動設備傳輸資料。基於這一技術,Facebook在資訊流廣告上推出了一項名為PlaceTip的功能。當你出現在安裝了iBeacon設備的商店附近,刷著Facebook時,你可能會看到資訊流中出現附近的商家資訊,以及你的朋友在此處分享上傳的照片和狀態。 在適當的時間呈現對使用者有價值的資訊,需要行銷人更巧妙一些,上面的“移步換景示意圖”能夠形象地描述。 雖然在去年一年中O2O這個詞頻繁出現,但落實到移動廣告上,做得出彩的案例屈指可數,這其中的策劃及執行難度不難想見。不管是O2O或是Cross-Channel(跨管道)的概念,都提醒行銷人員不能只偏重虛擬或只偏重實體世界,虛擬跟實體都是消費者行為的一部分。 隨著各式移動連網裝置越來越普及,人們同時與更多裝置進行互動,手機、平板、電視、PC等都將成為全新的戰場。未來的行銷方式應該是“跨裝置”、“跨形式”,打破壁壘分明的媒體型態,移動行銷已經不再孤立,企業要思考如何將移動納入整個行銷的體系。 並不僅是打廣告那麼簡單,你在消費者的圈子裡嗎? 在尚揚媒介的調查中,有將近一半(46%)的千禧一代表示,樂意在即時通訊App上參與他們喜愛的品牌活動。這給了品牌一個把即時通訊App作為行銷新陣地的機會,而且品牌可以將品牌資訊整合到對話中,以一種不打擾受眾的方式觸達並影響他們。 2015年初,微信首次在朋友圈投放三條廣告,便引來了全民刷廣告的風潮,上線17小時內,寶馬廣告總曝光量接近4600萬,用戶點贊評論超過700萬次,截至推廣後第二天中午,寶馬的微信粉絲量更是暴漲20萬,平均每小時增長1萬多的粉絲。 然而,朋友圈廣告所能做到的,不僅僅是“廣而告之”。7月30日,賓士smart在微信朋友圈刮起一股直播風暴。在賓士smart朋友圈推廣中,微信朋友圈首次聯合騰訊視頻產品進行跨平臺的品牌商業化推廣。同時,騰訊演播技術中心也首次嘗試了線上包裝和線上互動結合,將賓士smart fortwo新車發佈的直播視頻植入朋友圈H5廣告,讓朋友圈的社交魅力與視頻直播結合,碰撞出新的火花。不僅如此,賓士smart最後一屏設有官微導流及預約試駕入口,形成無縫連接,結合線上廣告與線下試駕形成O2O閉環,為賓士新車上線帶來轉化效果。 依託微信用戶以及社交基因,朋友圈更像一群好友的企業貸款雲林信貸年息線上圈子,也是激勵關係鏈傳播的最佳平臺。通過智慧定向鎖定目標使用者,來達到精准傳播的效果。同時,意見領袖用戶點贊或者評論的行為,能夠直接增加其微信好友收到並注意這個廣告的可能,激發更多人參與,給品牌行銷帶來廣泛的互動。 從原生廣告到大資料,從以移動為中心的整合行銷到朋友圈裡電光火石的“化學反應”,通過騰訊移動的這些案例,我們可以看出移動行銷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,而這種變化,又代表了未來移動行銷的發展趨勢。正所謂“見微知著”,我們看騰訊移動案例,也是在看移動行銷的未來。(大陸國研網專供,作者:謝園 周瑞華) 【中央網路報】

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本報特約-企業管理-見-微-知著-移動行銷的4重解讀-031500417--finance.html

房貸信用貸款轉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anbec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